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对校园欺凌说“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这样做。

母婴育儿 2024-04-30 浏览(268) 评论(0)
- N +

4月26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作出进一步部署。今年将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进行“自下而上”排查。那么,如何开始“自下而上”的调查呢?又要检查什么?具体措施和办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触底后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早发现”问题?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最重要的是尽早发现问题。困难的是如何找到它。从发现的角度来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开展。

比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如何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同学欺负了,将来有一个及时便捷的反映问题的渠道,包括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要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等等。学校还应安排学校工作人员,如一些行政人员,在特定时间,如上下学、午休和课间,对特定场所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厕所和其他隐蔽场所,以便及早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欺凌问题。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关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包括这些随父母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可能处于弱势状态。还有就是关注有情绪变化,或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身体受伤的孩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学生欺凌问题。

师生需共同努力实现“早发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讲,明确班主任在这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但是,每个教职员工在发现学生欺凌问题时都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每个老师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清楚这一点,这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的。发现学生欺凌最困难的一点实际上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很难实现全面发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有效参与,如一些学生组织、班干部、少先队员、共青团组织等。应该让这样的学生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因为只有学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哪个学生可能会被其他学生欺负。

如何“强化教育惩戒措施”?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原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地都没有教育和惩罚的具体措施。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现在在实际执行中,最大的困难是所有中小学仍然没有一个公开制定并为每个教师和学生所理解的学校规则和纪律的具体规定。但教育部明确提出,校规校纪、校规校纪纪要要公开,向全校师生公开,并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如果没有公开制定的校规校纪,学生违反校规后如何处罚?如果学生拒绝接受呢?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处理。当务之急是,所有中小学都应尽快完善学校在校园欺凌方面的规章制度。

教师的重点培训是什么?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从培训的角度来看,现在正在开展的还不够。我接触过一些校长和老师,他们对教育部已经明确发布的一些规定,包括一些具体的制度不够了解,在观念上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我们从方法和知识上了解得还不够。比如什么是学生欺凌?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一些老师认为这是学生之间的争斗。然而,学生欺凌与传统学生暴力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欺凌不一定是身体暴力。还有语言上的欺凌,相互辱骂和谣言,包括社交欺凌,几个学生孤立另一个学生,只是无视他。还有更严重的网络欺凌需要大家注意。这些欺凌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本质上是欺凌弱者,被欺凌的学生受到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但有时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学校的重视,这是我们在培训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的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包括如何发现和未来如何应对,都应该在培训时向学校负责人包括老师解释清楚。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如何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校园欺凌预防体系长效治理机制由三部分组成。

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的制度和机制,如让校长负责,并有治理组织来预防和控制学生欺凌。学校内部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有专人负责。这是从学校的角度建立其体制机制。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一个与学校合作处理学生欺凌的体制机制,如司法机关,应有效参与,不仅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案件,而且公安部门的相关人员也应参与,并应成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参与处理尚未构成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学生欺凌事件。

专业的第三方处理机制。比如法律、社会工作者,包括心理专业人员,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教育部明确指出,比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民政部门合作培育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从举国体制来看,解决问题的方向已经明确提出。现在的问题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中小学如何落实这些相关制度。(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新闻1+1对校园欺凌说“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这样做→

标签: